Posted in

CVE-1999-1318漏洞分析报告

CVE-1999-1318 漏洞分析报告

1. 漏洞概述

CVE-1999-1318 是一个存在于 SunOS 4.1.3 及更早版本中的本地权限提升漏洞。该漏洞源于 /usr/5bin/su 程序在执行时使用的搜索路径(search path) 包含了当前工作目录(.),这允许本地攻击者通过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在特定目录中,诱骗其他用户执行,从而获得非法权限提升[citation:1]。

2. 漏洞原理分析

2.1 搜索路径安全缺陷

在受影响的 SunOS 系统中,/usr/5bin/su 程序在查找要执行的命令或程序时,其使用的搜索路径环境变量(如 PATH)将当前工作目录(.)包含在内,且优先级可能高于系统标准目录(如 /bin/usr/bin 等)[citation:1]。

2.2 攻击场景

  1. 攻击者准备:攻击者首先在一个其他用户(尤其是具有更高权限的用户)可能执行命令的目录中放置一个与系统合法命令同名的恶意程序(特洛伊木马)。
  2. 诱导执行:当目标用户在该目录下执行 su 或相关命令时,系统可能会优先执行当前目录下的恶意程序,而非系统路径中的合法程序。
  3. 权限提升:由于 su 命令本身用于切换用户身份(常涉及权限提升),与之相关的执行环境漏洞可能被利用来以更高权限执行攻击者准备的恶意代码,从而实现权限提升[citation:1][citation:7]。

2.3 漏洞根本原因

此漏洞属于配置错误类漏洞环境错误漏洞[citation:4],具体而言是程序执行路径的配置不安全。它将控制权部分交给了不可信的环境(当前工作目录),违背了安全编程中应明确指定安全路径或避免当前目录优先的原则。

3. 影响评估

3.1 受影响系统

  • SunOS 4.1.3 及所有更早的版本[citation:1]。

3.2 影响后果

  • 本地权限提升:成功利用此漏洞可能允许本地低权限用户获得更高级别的系统权限,例如其他普通用户的权限,甚至 root 权限。
  • 系统安全性破坏:攻击者可能完全控制系统,访问敏感信息,进行进一步恶意操作[citation:1]。

3.3 漏洞危险等级

根据漏洞分类标准,此漏洞属于本地利用漏洞,但能够导致权限提升,潜在危害较大[citation:4]。考虑到其利用复杂度相对较低,在存在用户交互或特定工作流的多用户SunOS系统中,其危险等级可评定为中危至高危

4. 漏洞利用细节

4.1 利用前提条件

  1. 攻击者需要拥有一个在目标系统上的本地账户(低权限即可)。
  2. 攻击者需要能够预测或诱导其他用户(尤其是高权限用户)在特定目录(攻击者可控或可写入的目录)下执行命令。
  3. 目标系统的 SunOS 版本为 4.1.3 或更早,且未应用相关补丁。

4.2 典型利用方法

  1. 攻击者创建一个名为常见命令(如 ls, cat,或与 su 执行流程相关的某个辅助脚本或程序)的恶意木马程序。
  2. 将该木马程序放置在目标用户可能执行命令的目录下,并设置可执行权限。
  3. 通过社会工程学或其他方式,诱导目标用户在该目录下执行相关命令(例如,使用 su 切换用户)。
  4. 系统在执行命令时,因搜索路径包含当前目录(.),且当前目录可能优先于系统目录被搜索,从而执行了攻击者的木马程序。
  5. 木马程序以目标用户的权限执行,可能完成权限复制、后门植入等操作[citation:1][citation:6]。

5. 缓解措施与解决方案

5.1 官方补丁

  • 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是升级 SunOS 操作系统到不受此漏洞影响的版本。对于 SunOS 4.1.3,应应用 Sun Microsystems 发布的相应安全补丁[citation:1]。

5.2 临时缓解措施

如果无法立即升级或打补丁,可考虑以下临时方案:

  1. 修改系统路径:从全局配置文件(如 /etc/profile 或相应用户的 shell 配置文件)中的 PATH 环境变量里移除当前目录(.)。确保系统标准目录(如 /bin, /usr/bin, /sbin 等)位于路径前列。
    # 示例:在配置文件中设置PATH,不包含当前目录
    export PATH="/usr/bin:/bin:/usr/sbin:/sbin"
  2. 使用绝对路径:在执行重要命令(如 su)时,养成使用绝对路径的习惯(例如 /usr/bin/su 或修复后安全的 su 路径),避免依赖搜索路径[citation:1][citation:7]。
  3. 权限控制:严格控制用户对目录的写权限,避免在共享目录或临时目录中执行敏感命令。

5.3 最佳实践建议

  • 最小权限原则:用户和进程应仅被授予执行其任务所必需的最小权限。
  • 安全意识:用户应避免在不受信任的目录下执行敏感命令。
  • 定期更新: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为最新版本,及时应用安全补丁[citation:4]。

6. 总结

CVE-1999-1318 漏洞揭示了早期 Unix-like 系统中因执行路径配置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风险。它强调了在系统设计和日常使用中,严格控制命令搜索路径的重要性。虽然该漏洞影响的是较旧的操作系统版本,但其背后反映的路径劫持原理至今仍具有警示意义,在安全审计和开发过程中应引以为戒。对于仍运行受影响 SunOS 版本的环境,强烈建议进行升级或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citation:1][citation:4]。


报告说明:本分析报告基于公开的CVE描述及相关的漏洞原理知识生成。由于该漏洞年代久远,部分极详细的利用代码或官方补丁编号可能已难以追溯,但所述漏洞机理、影响和缓解思路基于可靠的计算机安全原理[citation:1][citation: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